米曲霉是一种用于酿造传统酱油的微生物。下面是使用米曲霉进行酱油发酵的一般步骤:
选择优质的大豆和小麦(或其他谷类),将其浸泡并煮熟。
将煮熟的大豆和小麦混合后晾干,然后添加米曲霉进行发酵。米曲霉会在混合物中产生淀粉酶和蛋白酶,将淀粉和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物质。
将发酵后的混合物(称为“麴”)与盐水混合,然后进行长时间的二次发酵。这个过程中,盐水中的盐会抑制有害细菌的生长,同时有益菌会继续生长并分解淀粉和蛋白质,使其产生丰富的酱油味道和颜色。
最后,将混合物压榨并过滤,得到浓缩的酱油液体。
需要注意的是,在米曲霉的发酵过程中,温度和湿度对酱油的质量和口感有很大的影响。因此,制作酱油需要进行精细的控制和调整,以获得理想的风味和质量。
材料:
大豆:500 克
小麦:250 克
盐:250 克
米曲:50 克
水:适量
工具:
发酵桶或坛子
棉布或纱布
大盆
榨油机或压榨布袋
过滤器或滤网
步骤:
将大豆和小麦分别清洗干净,浸泡在清水中 10-12 小时,直到浸泡后的体积增大一倍左右。
将浸泡好的大豆和小麦分别煮熟。煮熟的大豆和小麦可以用榨油机榨出多余的水分,直到它们干燥。
在一个干净的大盆里,将米曲加入适量的水中搅拌均匀,制成米曲浆。米曲浆可以帮助米曲更好地渗透到大豆和小麦的内部,促进发酵。
将干燥的大豆和小麦混合均匀,加入米曲浆,搅拌均匀。注意不能加太多水,以免影响后续的发酵过程。然后,将混合物倒入发酵桶或坛子中,压实。
用棉布或纱布盖住桶口,确保通风。放在室温下发酵。一般发酵时间需要 3-4 天,期间需不断搅拌混合物,以使米曲均匀地分布在大豆和小麦中。
当发酵后的混合物变得微黄色,散发出酱香味道时,加入盐和适量的水,搅拌均匀。混合物的水分需要控制在总重量的 50%-60%。盐的用量应该根据自己口味而定,一般为混合物重量的 20%-25%。
再次放回发酵桶或坛子中,用棉布或纱布再次盖好,继续发酵 6 个月左右。每月需要搅拌混合物 1-2 次,以防止混合物发霉或变质。
发酵结束后,用榨油机或压榨布袋将混合物压榨出酱